8月6日,省國資委召開的省屬企業重點工作推進會上通報了2023年度省屬企業經營業績目標責任考核結果,陜煤集團獲評2023年度省屬企業經營業績目標責任考核A級企業。
2023年以來,面對行業經濟下行、市場震蕩的挑戰,陜煤集團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扎實推進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突出增產穩效、投資見效、治虧創效、降本增效、風控保效,全年實現營收5293億元,利潤431億元,完成投資253億元,上繳稅費555億元。利潤水平位列全國省屬企業第2位、全國國有企業第15位,收入增速和凈資產收益率分別高于全國同行業6.7個百分點和3.1個百分點。以省國資系統22.4%的資產,貢獻了30.8%的營收、53.9%的利潤和43.5%的稅收,為全省工業經濟穩增長貢獻了陜煤力量。
穩增長邁上新臺階
全年生產煤炭2.47億噸,同比增長5.9%;發電544億度,同比增長5.5%,陜煤送電入渝實現翻番,總量突破16.7億度;化工產品總量首次突破2000萬噸,同比增長4%;粗鋼產量1161萬噸;新增新能源建設指標290萬千瓦,煤炭鐵運量突破1.4億噸,電煤三方長協保供兌現率91.4%,省內電煤兌現率104.6%,獲省國資委穩增長突出貢獻獎、科技創新獎,以及改革發展提升獎和煤炭行業保供先進單位。
治虧降本取得新成效
制定三年治虧“3433”目標,深化“周安排、月通報、半年督導、年度考核”工作機制,2023年全年完成三年治虧總任務的43%。突出項目設計、招標、變更、開工等全過程控制,51個項目平均節支率達8.1%。著力推進“四位一體”大成本管理,強化26條降本增效措施,嚴控“十項”可控費用支出,非生產性成本支出同比下降2.7%,主要產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通過壓減經營性有息負債、動態盤活存量資金等方式,實現了降低資產負債率,減少資金成本。
改革創新激發新活力
全面落實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深入開展9個方面37項改革任務,更加突出董事會“定戰略、做決策、防風險”職能,全力支持外部董事更好發揮作用,持續攻堅“非主業”退出。積極推行各級管理人員競爭性上崗和經理層市場化選聘、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開源證券、西煤機分別增補入圍“雙百”“科改”示范企業。技術研究院獲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范”專項評估“標桿”。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開展中試及以上項目48項,成果轉化產業示范項目10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51項,授權專利1212項,發明專利145項,發布標準29項。新增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1家,國家級“煤炭精細勘探與智能開發”實驗室獲批。陜西煤業等12戶企業獲評行業標桿案例。
結構調整實現新優化
()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