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軋鋼廠緊扣“節能增效軋制”生產理念,引導一線員工立足崗位,從細處著手,通過小技小改深挖內部能耗,助力企業打贏降本增效攻堅戰。
優化風冷線輥道啟動程序降成本
生產期間,若軋線需要導衛更換時,風冷線輥道還正常運轉,造成設備空耗。若將風冷線輥道停止,由于溫度過高,造成風冷線輥道冷卻不均勻,容易引起輥子變形,影響生產。針對此問題,經技術人員現場觀察,決定修改風冷線區域自動化程序,實現軋線更換導衛時,風冷線輥道自動延時兩分鐘后低速運轉。此舉有效節約了電能,減輕人員勞動強度,月創效1萬余元。
導管設計改造降誤機增效益
改造前,高線原11架、13架軋機滾動出口為“導管+導輥”式結構,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易出現支臂斷裂,導致軋線堆鋼。針對此問題,技術人員對下線導衛進行拆卸,發現導管內部無預扭角度,依靠出口導輥進行強制扭轉,從而導致導輥、支臂沖擊力過大,造成支臂斷裂。找到問題后,技術人員自行設計導管圖紙,重新加工制作新導管,上線使用效果良好,大幅降低了人員勞動強度,減少了誤機,綜合創效2萬余元。
巧改供水管道降成本促生產
改造前,高線模塊軋機冷卻管道和四段穿水供水管為同一主管道,由于兩處所需壓力及流量不同,正常生產期間,導致穿水箱能源浪費,且閥門易損壞,影響生產。針對此問題,經技術人員現場勘查,決定在模塊增壓泵進水管道前重新制作φ150管道,單獨為四段穿水箱供水,原主管道正常供應模塊軋機及高壓水封。改造后,有效降低增壓泵能耗,穿水處氣膜閥沖擊變小不易損壞,綜合創效9萬余元。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