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鋼公司煉鐵廠有這樣一位班長,他扎根原料一線29年,始終堅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工作心態,恪盡職守、盡職盡責,用實際行動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努力踐行著一名鋼鐵工人的責任和擔當。踏實的工作作風和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質,贏得了身邊同事們的一致認可,他就是2021年陜鋼集團“先進工作者”張冬武。
愛崗敬業,身先士卒做表率
“不是在料場,就是在去料場的路上。”這是身邊同事對張冬武的評價。
自進廠以來,他便一直從事原料工作,29年如一日,一心撲在原料高效保供工作中。日常工作中,他都會提前半個小時到崗,走進料場區域詳細了解上班生產情況、物料質量、配比及入倉情況,堅持把每一項工作做到心中有數、盡善盡美,確保為本班安全高效生產打好基礎。作為一名班組長,他時刻牢記自己肩上的責任,嚴格要求自己,堅持從點滴小事做起,用真誠和真心做員工的知心人。對于一些苦累臟和別人不愿干的工作,他也總是帶頭上前,爭著干、搶著做,時刻履行著一名“兵頭將尾”應盡的模范帶頭作用。正是憑借自身強烈的責任心,他所負責的高架、地倉、筒倉、各帶廊、主控等區域構成了一張嚴密的生產網絡,時刻保障著高爐的高效供料和安全生產。
嚴抓細管,多措并舉保供應
“保障設備安全運行,才能進一步促進生產順行。”自擔任班長以后,張冬武常常給班組成員這樣講道。
工作中,從倉口供料到主控操作、從崗位工監護物料運轉到高架物料精準入倉……整個供料流程,每一環節他都嚴格把關,確保正常供料。2021年8月,正值嘉惠球團廠檢修和高爐酸性料配比調整階段,因連續一周的陰雨天氣影響,造成混球塊水分升高,容易導致下料口粘料和高爐槽下篩分不干凈,制約高效供料。在發現這一情況后,他嚴格要求崗位工按標準執行混球塊配比,并冒雨堅守在料場一線,監督鏟車翻倒物料,保證混球塊完全烘干后再入倉,確保高爐吃上“放心料”。
為進一步提升員工業務技能,他堅持以教培、投影、微課等形式,常態化對員工開展標準化作業和安全操作知識培訓,并以設備安全順行為出發點,積極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和經驗,細化完善崗位點檢、關鍵設備點檢等標準,確保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
挖潛增效,勇于創新促順行
近年來,自公司大力開展降本增效工作以來,張冬武立足崗位,發揮專業特長,積極參與到崗位創新、“我為降本增效獻一計、出一策、干一事”、小技小改等創效工作中,均取得了良好成效。
2021年,該單位原3#、4#高架卸料車移動掃描板設計在側面,因卸料車移動中震動過大,容易造成限位器掃描信息丟失等現象,存在安全隱患。針對上述現象,他和崗位工多次商討解決方案,最終提出將限位器掃描板掃描方式更改為上下掃描,進一步確保了物料精準入倉。同年針對原料二區以往KJ1#、2#皮帶機設計缺陷,造成的輸送量不能滿足高爐生產需求等現狀,他和專業技術人員多次實地研究,最終決定對兩條皮帶機實施加裝逆止器改造,不僅消除了皮帶運行安全隱患,而且進一步保障了原料系統高效供料,直接為企業創效40萬元。
這就是張冬武,他懷初心以勵行,以一個“多面手”的姿態和更嚴的工作要求、更高的工作標準,以身作則、團結奮進,時刻用行動為高爐高效供料保駕護航,用奮斗鑄就了一名原料工人的鋼鐵情懷。
()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