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軋機裝配質量,2月份,軋鋼廠生產準備作業區引導一線員工立足崗位,在機加和裝配工序系統實施多項優化改造,提質增效顯著。
精研細創加工方法 尼龍板保強度促生產
改造前,短應力軋機底座尼龍板在更換時需進行配合鉆擴孔,由于尼龍板硬度低,無法利用鉆頭切削倒角自主定位,易造成與底孔不同心,出現U型沉孔現象,降低尼龍板強度和使用壽命。針對此問題,經技術人員研究,決定設計階梯鉆,利用階梯鉆的無刃小端進行定位,大端進行擴鉆沉孔。改造后,不僅杜絕了U型沉孔現象,改善了尼龍板強度,而且避免了尼龍板異常斷裂造成的零部件損壞,可節約維修人工費用3萬余元。
精準改造調節螺桿 減少旋轉力矩降成本
改造前,棒二軋機導衛梁上下調節螺栓原設計為M30螺桿,由于旋合長度較長,螺桿銹蝕膠合后,恢復需要的旋轉力矩非常大,難以修復,往往只能更換螺桿組件全套。為解決這一難題,經技術人員研究,決定將導衛梁上下調節螺栓精準改造為M24螺桿,同時使用標準螺母進行安裝,改造后,縮短了螺桿銹蝕膠合狀態下恢復調整所需的旋轉力矩,對在線運行軋機提供了強有力保障,同時節約備件費用5000余元。
精細測量精準加工 巧加裝配余量保精度
改造前,350型短應力軋機原設計拉桿裝配軸向約0.1毫米,軋機調整時力矩較小,易造成軋機軸向間隙過大,不耐用,無形中增加了備件消耗。針對此問題,經技術人員研究討論,決定精細測量,配制銅套對拉桿裝配采用約0.2毫米的壓合量。改造后,提升了軋機使用壽命,減少了人員勞動強度,同時年創效4萬余元。
()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