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軋鋼廠生產準備作業區引導一線員工在軋機維修工作中實施多項優化改造,深挖內部潛力,提質增效效果顯著。
自主修復導衛梁底座降成本省人力
棒二600型軋機導衛梁底座固定連接為連桿孔座,總長超過15毫米,屬于典型的細長桿結構。長期使用,導致導衛梁底座磨損無法鎖緊,不能正常使用。針對此問題,經技術人員現場調查分析,決定割除導衛梁中間孔,將導衛梁底座固定連接改為兩段正常桿鉸鏈式,達到導衛梁底座連接桿拆下便捷的目的。改造后,不僅減輕了人員勞動強度,維修維護導衛梁更加便捷,而且年可節約備件費用5萬元。
巧改軋機護設備穩生產保順行
棒二350型軋機長時間使用,受環境影響,若進渣銹蝕后,容易造成壓下阻力增大,導致拉桿裝配中的銅螺母承受更大力矩,銅螺母外圈限位齒損壞,限位失靈,造成拉桿無法正常調節軋機。針對此問題,技術人員結合生產實際情況,在銅螺母外圈精準加工處做限位孔,同時配備專用限位銷,確保銅螺母正常使用。改造后,滿足了設備需求,穩定了生產,年創效2萬元。
精心設計維修裝置提效率創效益
改造前,由于棒二現場無相應維修裝置,若棒二500型、600型軋機出現故障后,必須將軋機拉運至棒一現場,加之軋機體型較大,運輸非常困難,無形中增加成本。為解決這一難題,經作業區技術人員研究討論,決定對軋機外形尺寸進行復核,根據復核尺寸,利用鋼板、圓鋼制作可拆換維修裝置。此舉提高了工作效率,年可節約軋機運輸費用及維修人工費用3萬余元。
()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