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企改革正如火如荼進行中。在企業開創新局面、開啟新征程中,十里鋼城涌現出一批又一批“改革先鋒”,他們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用實際行動在改革奮進的道路上大步邁進,書寫人生。今天,請跟隨筆者一起走進軋鋼廠,了解軋線上的“改革先鋒”。
陳輝:永不止步的技術革新“先行者”
陳輝,軋鋼廠棒三作業區技術員。作為一名青年技術骨干,他立足崗位,不斷在工藝技術革新上下功夫,以改革創新的思維,致力于技術攻關創效。
工作中,他善于思考,積極探索,面對生產難題,他緊盯關鍵要素保障,逐個尋求突破,通過對標學習、查找差距、改進短板、借鑒經驗,持續推進工藝水平再提升。他協同維修技術人員,通過測繪600、500、450系列軋輥上下中心線與減速電機高低位行程距離,選擇適用的萬向軸,完成了線下軋輥拉焊磨槽作業,提高了作業率,年綜合創效30余萬元。在成材率攻關方面,他創新性提出實施崗位異常反推法,進一步夯實了生產崗位規定動作,提高了崗位工精益操作意識,為生產穩定順行奠定了堅實基礎。與此同時,他先后參與AB區臺架減速機改造,自制切損測定標度尺,促使成材率指標穩中有升,年綜合創效100萬元。
在企業三項制度改革中,他立足本職、孜孜不倦,用心干好工作中每一件事,也實現職業生涯中的自我提升,榮獲了公司“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面對榮譽,陳輝說,“在企業改革發展的征程中,技術工作永無止境,創新永遠在路上,我將永葆初心,為公司生產穩定順行積極貢獻力量。”
張斌:優化班組建設的“探索者”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張斌,軋鋼廠棒三作業區加熱爐工長。他以班組為陣地,積極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對班組建設管理進行優化,不斷激發班組內生動力,為推進各項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在日常管理中,他以“賽馬”機制為主,全方位優化班組內部考核項目,以提高熱裝率、優化加熱工藝、煤電平衡控制三大方面為抓手,將指標分解到班組每一個人身上,形成人人肩上“扛指標、有目標、有責任”的良好局面,激發班組員工潛力,以飽滿的熱情參與到生產工作中。制定“人崗幫扶匹配”工作機制,對操作技能薄弱的員工實行“幫扶制”,強化員工崗位技能定期在班組內部組織開展技術比武活動,鼓勵班組員工積極參與技術改造、修舊利廢、崗位創效等活動,對采用的“金點子”實施獎勵,激發班組員工干事熱情,推進班組建設不斷向好,為生產穩定順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正如張斌所說,“班組是企業最基層的生產組織,是企業實現安全生產的基礎,只有不斷探索最優管理模式,才能抓好班組基礎管理,實現精益生產新突破,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