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真正把“本”降下去,把“效”增上來?連日來,龍鋼公司煉鋼廠積極應對鋼鐵行業新變局,以“三問三思”大討論活動為契機,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從大處著眼、細處著手,創新管理思路,瞄準技改創新,層層發動、層層推進、層層落實,找準“支點”大力實施技術改進與創新,撬動降本增效“杠桿”,全力以赴推進企業穩健、高效發展。
“一線工作法”直面降本增效“制約點”
為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推進降本增效工作落實,該單位加強形勢任務宣傳教育,開展形式多樣的“三問三思”大討論活動,深刻剖析當前鋼鐵行業形勢,引導員工立足崗位,提措施、抓落實、聚合力,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錨定目標、強化執行,激發基層活力,深挖降本潛力,匯集攻堅克難合力。持續開展機關科室“周二基層服務日”活動,管理人員、機關科室人員根據工作職責和階段性工作重點,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沉、腳步往下邁,了解一線情況,掌握一線實際,直面降本增效“制約點”,切實做到“干部在一線工作,情況在一線了解,感情在一線融合,作風在一線錘煉,問題在一線解決,創新在一線落實”,訪民情、解民憂、辦實事、暖民心,全面實現扭虧為盈目標。
技改創新打通降本增效“造血點”
該單位以降本增效為綱領,以開源節流為抓手,在“降”字上下功夫,在“增”字上做文章,通過技改創新、資源整合、精益管理、工藝優化等有效舉措,深挖內部“造血”潛能,重點突破,打通降本增效“制約點”。緊緊圍繞降本目標,建立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成本控制的精細化管理平臺,拉緊“以日保周、以周促旬、以旬促月、以月保年”的管理鏈條,確保各項指標可控、在控。圍繞影響制約各項目標任務完成的瓶頸問題,深推精細化管理,制定獎懲措施、嚴格過程管控、各項任務逐級壓實到人、落實到點,剖析問題短板、消滅落后指標。
為達到鑄坯工藝要求,定期對更換下來的結晶器水封進行校正。以往在校正水封時,需要調節水封螺栓,再用塞尺進行測量,誤差較大。該單位技術人員通過調節螺栓與銅管接觸面,保證銅管與水套四個面均勻,提高了作業效率,延長了銅管使用壽命,年創效約20萬元。
人才建設打造降本增效“支撐點”
該單位聚焦人才建設,大力實施人才培訓計劃,不斷健全完善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引進、培育、激勵機制,讓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人才脫穎而出,走出一條人才體系建設的特色道路,讓人力建設成為攻堅克難過程中的“支撐點”。加強科研攻關,提升智能水平,利用智能化大數據核算代替操作人員經驗判斷,加快智能化煉鋼系統推進工作,實現了鐵水“一罐制”工藝的成熟應用,自主完成了老區鋼包全程加蓋項目攻關,超預期減少過程溫降50℃,成為企業挖潛增效兩股新生驅動力,開發轉爐KPI考評考核系統,統一過程工藝指標考評標準,班組考評考核真實、實時、公平、公正,營造出全員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此外,指定專人對降本增效落實情況、能源“跑冒滴漏”進行督導檢查,發現一處,查處一處,形成閉環管理監督長效機制,確保降本工作取得成效。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