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季度,軋鋼廠棒三作業區按照“穩定、順行、高效、低耗”的工作要求,從精細化管理、工藝管控、質量提升、設備保障等方面精心部署,轉變思維,深挖內潛,堅持把每一個環節做優、做精,穩步提升各項經濟指標,全力奮戰四季度。
深推精細化管理 打造高績效班組
該作業區堅持“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工藝技術為統領、以設備穩順為基礎”的生產經營方針,深推精細化管理。按照“日清日結”模式,每班對當班生產組織進行內部評價,對關鍵經濟技術指標進行全過程跟蹤、總結、記錄。按照“賽馬”機制,采用末位班組長淘汰制,對各班組中廢指標、成材率指標、成本指標、誤機指標、煤氣消耗指標等,進行日量化、周總結、月評比,激發班組管理人員綜合潛力。利用“崗位積分制”篩選出業務技能薄弱的員工,按照“人崗幫扶匹配”模式,挖掘班組內部最優人崗匹配度,激發班組最優生產力,推進高績效班組建設,為生產穩定順行提供基礎保障。
抓關鍵指標管控 加速過程成果轉化
該作業區通過深入對標,持續強化工藝、操作、設備、能源管控等專業化管理,緊盯關鍵要素保障,開展“指標階梯攻關”“創效明星崗”“崗位零中廢”等一系列措施,制定全方位、無死角生產過程控制規定動作,逐項、逐環節破解生產難題,對各項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周分析、月總結、定措施,實現經濟指標穩中提升。圍繞“節能增效軋制”生產理念,按照區域生產實際,針對加熱爐采用“三定原則”“熱坯優先原則”等措施,有效提高熱裝率,降低煤氣消耗。針對生產間隙空耗較大的問題,通過落實檢修專項問題“斷源”處理、檢修多項問題集中處理的方式,進一步壓縮能耗空耗,實現能源利用最大化,促使區域各項指標持續向好。
全員全面參與降本 實現提質增效目的
該作業區以設備保障、過程控制、操作提升為突破口,按照“全方位、全過程、全要素、全系統”降本增效要求,深入找差距、補短板,大力開展創新創造、修舊利廢、能源降耗、“杜絕浪費、從我做起”崗位創新實踐活動,共收集合理化建議43項。通過測繪600、500、450系列上下軋輥中心尺寸,選擇適用的萬向軸,完成了線下軋輥拉焊磨槽作業,大幅提高作業效率,年綜合創效30余萬元。通過對冷床上鋼裝置備件、線下自動磨槽機扁頭套、冷床壓尾裝置等進行優化改造,穩定生產順行的同時,年綜合創效約9.6萬元。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