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軋鋼廠系統檢修如火如荼,檢修現場人頭攢動、焊花閃爍……一派繁忙景象。忙碌的身影中,有這樣一支“紅色力量”,他們沖鋒在前、爭當表率,在棒一直軋項目現場清理建筑垃圾,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雖然他們來自不同崗位,姓名不同,但在檢修現場,這支“紅色力量”共同擁有一個熠熠生輝的名字——共產黨員。
楊超:發揚奮斗精神,以身作則的青年黨員。
“楊超,水送來了,停下來休息一會接著干。”軋鋼工長田偉朋看著全身被灰塵包裹著,干得正起勁的青年黨員楊超喊道。
“好的,這邊的大塊垃圾清理完就過來。”楊超一邊回應著工長,一邊繼續用洋鎬清理垃圾堆中的大塊水泥。
為詳細了解作業環境、作業任務量等,休假結束后,楊超與班組人員一大早就來到作業現場,待安全員進行現場安全教育后,楊超率先開始作業,只見他拿著鐵鍬將小塊的建筑垃圾裝到轉運車斗,裝滿后等待同事轉運。隨后,他放下鐵鍬,拿起洋鎬將大塊水泥清理到旁邊,為鐵鍬作業創造良好條件。作業現場,他忙得不亦樂乎,一會利用同事休息時間,拿起氧槍將建筑垃圾中的廢舊鋼筋進行切割和清理;一會又推著手推車,來回往返于建筑垃圾清理和放置點;一會又獨自一人抱起大塊水泥裝到拉運車上……縱使手上不知是被鐵鍬、洋鎬、水泥塊還是推拉車扶手磨出好幾個水泡,但依然阻擋不了他工作的熱情,他無怨無悔主動承擔著急、難、險、重任務,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到具體行動中。
程亮:發揮模范作用,勇于擔當的先鋒黨員。
“一二、一二……”距離作業現場十米外,就能聽見整齊劃一的口號聲。走近一看,是程亮帶領的“亮劍隊”正在齊心協力將一塊“龐然大物”從垃圾堆中抬運至手推車方向,由于水泥塊太大,無法裝至手推車內,只能搭在手推車上,人員兩邊監護著轉運至指定地點。
作為此次檢修項目建筑垃圾清理的負責人,程亮在作業現場勇挑重擔、無畏艱難,時刻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確保作業項目安全推進,他始終堅守在作業現場,工作熱情絲毫不減,從人員安排、流程梳理再到安全監督,事無巨細。中午十二點半,此時的他雖然已經筋疲力盡,卻依然奔走于現場,嚴格檢查作業人員安全站位,或加入“巨大”水泥塊搬運隊伍。只見他時而幫忙清理廢舊鋼筋,為安全作業創造條件;時而承擔后勤保障工作,為作業人員提供水和食物;時而成為一名腿腳勤快的“車夫”,拉著轉運車往返于作業現場;時而抬頭觀望作業現場的高處,確保無隱患風險點……
作為共產黨員,他敢于“亮身份 樹標桿”,一天下來,雖然額頭被安全帽壓出紅色的痕跡,臉頰上也留下口罩的壓痕,全身上下被灰塵緊緊包裹,但他毫無怨言,看著一天的工作業績,臉上流露出滿意的微笑……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這群“紅色力量”在檢修現場沖鋒陷陣,堅守安全作業初心,勇擔攻堅克難使命,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用實際行動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讓黨旗在現場高高飄揚,讓胸前的黨徽更加耀眼,讓共產黨員的名字熠熠生輝。
()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