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以來,能源管控中心氣運作業區全體干部職工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以“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全力推進降本增效工作,助力公司在行業困境中破冰突圍。
科學調控,追求極致參數
該作業區堅持問題導向和結果導向,形成各級管理人員契約化考核和剛性指標考核雙體系,要求各項工藝指標必須保證在最優參數下運行,確保運行成本最低。合理調節轉爐煤氣送出壓力,使其保持在經濟區間運行,降低加壓機輸送功率,日均節約運行費用約3000元。通過加強信息溝通優化空壓系統運行壓力,增加空壓機放空時間,日均降低運行費用約5000元。同時按照水質指標要求進行空壓站冷卻水置換,每天可節約用水50m³。通過各項降本增效措施的實施,目前該作業區已實現階段性創效目標。
緊抓關鍵,創新工作模式
該作業區從抓“關鍵人、關鍵事、關鍵設備、關鍵指標”等方面入手推動各項工作開展,引導干部職工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統一的目標、統一的聲音、統一的行動”,以“不爭第一就是混”的結果導向自我加壓,履職盡責。通過緊盯加壓機、空壓機、電除塵、煤氣柜等關鍵設備運行情況,做好相關評估分析,推行一、二、三期空壓站經濟運行模式,使得4月份壓縮空氣電耗實現歷史新低。
協同聯動,助力能源降本
該作業區協同氣體保供上下游單位,根據檢修情況做好節能管控,實現氣體保供與“爐、機、線”優化匹配。充分發揮二十萬m³煤氣柜儲能發電功能,根據系統運行情況,利用“峰平谷”電價政策創效,每天可創效1萬元左右。同時深入開展“能源督查”和“節能隨手拍”活動,做好動力能源“路途”中的節能管理,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督促落實整改消缺。4月份,氮氣、壓縮空氣、蒸汽損耗均明顯降低。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