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鋼公司生產一線,有這樣一群人。曾經,他們身穿戎裝,保家衛國;如今,他們脫下軍裝,投身鋼鐵事業,以軍人特有的品質和精神,在各自崗位上綻放光芒。
“雷達尖兵”的華麗轉身
1990年3月,張朝慶投身軍營。在部隊期間,他堅守在海防前線,懷揣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刻苦鉆研專業知識,全神貫注捕捉每一個信號,迅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雷達尖兵,為保衛祖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1994年12月,張朝慶退伍后進入龍鋼公司,成為一名車工。他將部隊中養成的嚴謹細致、追求卓越的作風融入工作中,對每一個零件都精雕細琢,確保達到圖紙要求的精度和質量。因為工作表現出色,他先后擔任班組長、車工技師助理等職務。一次,作業區接到一批高難度的零件加工任務,張朝慶毫不猶豫地挑起重擔,加班加點奮戰在機床前,反復研究加工方案,不斷調整工藝參數,經過多次嘗試,終于攻克難題,贏得了用戶單位的高度贊譽。
“通訊衛士”的接續奮斗
肖渭平曾是部隊的一名通信兵,為部隊的信息準確傳遞保駕護航,為部隊的高效運轉默默奉獻。如今,他是龍鋼公司水系統的一名崗位工,為鋼鐵事業繼續發光發熱。
在部隊里,他練就了敏銳的觀察力和快速的反應能力,這為他現在的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他深知水系統對于鋼鐵生產的重要性,每一次巡檢都不敢有絲毫疏忽。寒冬臘月,他頂著刺骨的寒風,仔細檢查每一段水管,生怕有一絲疏漏;盛夏酷暑,他迎著烈日記錄數據,任憑汗水濕透衣衫。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觀察力,他多次發現系統隱患,并迅速采取緊急措施,保障了水源的穩定供應。他以軍人的高度責任感和敬業精神,默默守護著公司水系統穩定運行,續寫著“軍營綠”的輝煌篇章。
“操控能手”的實干篤行
2008年12月,雷亮懷著對藍天的向往,投身空軍導彈部隊。在部隊期間,他表現出色,多次獲得“優秀士兵”“操作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展現出過硬的作風和高超的技能。
2010年退伍后,雷亮進入龍鋼公司,并很快擔任焊工班長。從廣闊的藍天到狹小的車間,環境的巨大變化并沒有讓他退縮,在焊工這個平凡又關鍵的崗位上,他始終以最高標準要求自己,不斷學習新的焊接理論,積極參與各種實踐操作,反復磨煉自己的焊接技藝。在一次大型設備的焊接修復任務中,由于設備結構復雜,焊接位置操作難度大。他帶領班組成員迎難而上,精心制定焊接方案,反復探討關鍵部位的焊接技巧,在連續多天的高強度工作中,始終保持著高度的專注和耐心,最終圓滿完成修復任務。
曾經的熱血軍人,如今的鋼鐵戰士。他們的故事,是軍魂在鋼城的延續,是奉獻精神的生動寫照。在他們的引領下,將會有更多的鋼城兒女用堅韌、忠誠和擔當,為鋼鐵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能源管控中心 馮甲平)
()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