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寒風料峭,早晨漫步在龍鋼大道上,極目遠眺,遠處的高爐清晰可見,蔚藍色的天空飄著彩霞在第一縷陽光的映襯下顯的格外引人注目。步入2#門,映入眼簾的是一簇簇嬌艷欲滴的花叢,新栽的樺樹一棵棵傲然挺立于大道兩旁,新架的路燈更是炫彩奪目,漫步走在寬闊干凈的柏油路上,來來往往的吸塵車、灑水車、迎送員工上下班的廠內通勤車,還有南來北往的上下班員工,眼前的這一切無不迸發著龍鋼發展的新時代氣息,喚起我進廠以來許多深切的記憶。
1993年9月我結緣龍鋼公司煉鐵廠,成為4#高爐水泵房一名水泵工。當時我們幾個新工跟著師傅在新建爐4#150 m3高爐學習工藝知識及操作技能,那時的水泵操作屬于半自動化,啟動水泵一個人按操作按鈕,另一個人快速轉動進水閥,兩個人配合才能完成。師傅給我們講解高爐斷水如不及時開啟保安水,就會給設備造成損壞,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從那時起我們學習到了對工作高度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同年11月,高爐所有系統調試完畢成功點火開爐,當火紅的鐵水奔涌而出,鋼城為之歡呼,為之雀躍,做為鋼城一員、鋼城的建設者我感到無比榮耀。
每年的冬季,西北風說刮就刮,瞬間狂風大作,刮得天昏天暗,寸步難行……即便是這樣,堅守在鋼城的鋼鐵人依然傳承著勤勞、淳樸、樂觀的品質,從沒有停止諦造美好幸福生活的腳步。
幾年后,我和愛人按照公司住房分配政策享受到了一套一室一廳43平米的住房,我們有了自已的小天地,我們感到無比溫馨。我們的孩子在這龍鋼這片熱土上出生,成長、學習,工作之余兼顧家庭,公司福利讓我們感受到莫大的幸福。
進入2000年后,隨著國家鋼鐵政策的出臺,小高爐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從150m3發展到450 m3,龍鋼隨著時代的脈博一起跳動,從最初的陜西龍鋼鋼鐵總廠于2002年改制成功更名為陜西龍門鋼鐵有限責任公司,從此邁向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小高爐作為龍鋼歷史進程中的一個階段,曾經創造了一個時代的輝煌,但是也阻擋不住社會發展的腳步,歷史的更遞。
2009年后隨著黃河之畔四座1280m3高爐的建立,1800m3高爐的崛起,龍鋼從最初的生產鑄鐵到后來的鋼坯、鋼材,生產規模不斷壯大,裝備水平不斷提升,自動化水平顯著提高,從最初的年產20多萬噸鋼鐵產能過渡到200多萬噸,達到500-600萬噸,實現供產銷一條龍的大型鋼企。
20多年的滄桑巨變,歲月輪回,龍鋼人在“每一年,每一天,我們都要進步”的企業精神,以及在“真誠回報員工,真情奉獻社會”的理念的指導下,不斷求新求變求突破,在謀求發展的道路上披荊斬棘一路前行。同時也著力于為員工謀求福祉,在西安、韓城建立的職工生活小區,職工宿舍裝修一新,安裝上空調。生產、生活區建立職工餐廳,從飯菜質量到品質都在改變,員工的繼續教育學習,龍鋼就像母親一樣,供養著她的兒女,我們就像她的兒女一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自已的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唯愿把他建設得更加美好,心里由衷地感恩企業,感恩社會。
2016年是龍鋼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走出鋼鐵行業寒冬,實現扭虧為贏,公司改革發展、治虧創效促使企業煥發出勃勃生機。2017年龍鋼邁上發展的快車道,龍鋼兒女眾志成城,在做大、做強、做優上下功夫,在低耗高效上深挖潛能,在環保上追趕超越,攻關拔寨,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攻堅戰。
隨著十九大的勝利召開,鋼城兒女團結一心,時代呼喚擔當,文化引領未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時代發展理念的召喚下,龍鋼人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投身于十里鋼城創建,鋼城是舊貌換新顏,美麗、幸福新龍鋼的藍圖已經繪就,我們要緊跟時代步伐,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全身投入到龍鋼建設中去,想到這些,我不禁加快步伐,將有限的時間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大決戰中去,為年終700萬噸目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相信,在公司上下一心努力下,精品龍鋼、綠色龍鋼、文化龍鋼、幸福龍鋼的四維龍鋼一定能夠實現!(儲運中心 張忍俠)
()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