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時說:“國際上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了,逼著我們靠自己,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這不是個壞事。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中國最終還要靠自己。”
當我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要想起另一句口號:創新驅動發展。
在隆隆的號角聲中,我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在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中,中國的民族品牌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只有自力更生。通過自力更生,研發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核心技術,才能在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核心技術是科研活動的升華,是創新的結果。在新時代的新征程上,各行各業不斷開拓創新,才能創造出時代的輝煌。
第一產業創新,就是在永葆青山綠水的基礎上,做到讓農民增收、讓農業做大做強、讓鄉村永遠美麗。
第二產業創新,就是千方百計提高產品的高科技含量,做到你無我有、你有我有,永遠先行一步,成為行業發展的領頭羊。
第三產業創新,就是千方百計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通過“互聯網+”優勢,把優質的服務瞬間送到車間、送到地頭,把社會的溫暖送到床頭、送到心間。
如今的鋼鐵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作為大型鋼鐵企業,陜鋼集團要想成為時代發展的排頭兵,就必須抓好創新,通過創新驅動發展,并最終成為行業創新發展的典范。
陜鋼是一個有著幾十年光榮歷史的大型國企。光榮的歷史,既是榮耀,也是前進的壓力和動力。把過往的光榮轉換成新時代的責任和擔當,轉化劑就是創新發展。
創新要立足于實際。不可否認,現代的陜鋼集團還保留著某些阻礙發展的不利因素。這就需要我們一一去查找,一一去解決,一一去排除。
創新源于自信。不要太迷信于“外來的和尚會念經”,要相信自己科研隊伍的力量,關鍵在于找準科研的方向、找準科研的突破口。自信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良方。每一位員工都應該自問:我能為創新做什么?
從習總書記的講話中,我感覺到肩上責任的分量,創新永遠在路上。
()
陜公網安備 61058102000140號